位置:坏男人网 > 历史 >

历史上的所谓“丹书铁券”真的能免死罪吗

来源:小编整理2016-09-21 12:10作者:陈亮

  免死牌也免不了死

  丹书铁券最诱人之处当然是可以免死,受券者有“或犯常刑,有司不得加责”,及“除谋反大逆,一切死刑皆免”的特权,但实际上允诺免死只是出于君主的意志,而君主的意志并不是那么始终如一的。

  早在公元528年,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,不久尔朱氏起兵报仇,其弟尔朱世隆兵近洛阳。孝庄帝为了平息事态,侍中朱瑞赐以铁券,结果反被尔朱世隆奚落:“今日两行铁字,何足可信!”这已经一针见血地道出铁券不足信的实质。

  唐朝大约一百人左右获赐铁券,结果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四分之一,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因史料记载缺漏不详不知所终。到了五代时期,后唐庄宗李存勖灭亡后梁,自居为大唐正统,结果他一共只赐了三份丹书铁券,其中倒有两人(郭崇韬、朱友谦)随后无辜被杀。朱友谦的妻子张氏临刑时拿出丹书铁券,说“这是皇上当年所赐,我不识字,不知上面刻的是什么”,监刑官当然知道铁券上刻的是什么,只能无言以对,遂使“百口涂地,冤酷之声,行路流涕”。剩下的一位铁券持有人李嗣源也差点不得逃生,最后被迫发动兵变取庄宗而代之。

丹书铁券

  宋明时期,颁赐铁券之风更为盛行,已形成一套固定的制度。明初朱元璋对赐券对象作了明确的规定,范围仅限于立有军功、被封为公、侯、伯的勋臣,且有严格的步骤。铁券的规格也同样体现出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,根据大臣爵位之高低将铁券定为七个等级,“公二等,侯三等,伯二等,高广尺寸递杀有差”。

  洪武三年(1370年),明太祖颁赐了一大批“免死铁券”。享受如此恩宠的大臣有:李文忠李善长、冯胜、耿炳文、傅友德、徐达汤和等。结果,那些拿到“免死铁券”的开国元勋们,大多数人都没有享受到“免死”的特权,反而死于非命,太祖高皇帝的允诺竟然如此一分不值!

  朱元璋真是煞费苦心,既要大封功臣,颁赐“免死铁券”,又要大开杀戒,诛戮功臣;既要要消除皇权的潜在威胁,又要避免言而无信之讥。于是,在所有的“免死铁券”中,都有类似这样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:“除谋逆不肴,其余若犯死罪,尔免二死,子免一死。”有了这样一个预先留下的后门,大杀功臣就谈不上言而无信了。

  于是,洪武二十五年,丹书铁券里规定不能免除的(与胡惟庸一起)“谋逆”罪状罗织完成;“出万死,勋臣第一”、年已七十七岁的李善长一门七十多人被杀。这当然是冤案了,李善长为朱元璋打天下,是第一功臣,假使帮助胡惟庸成事,也不过是第一功臣,又何苦谋反?

  当一个个功臣们被囚于槛车、押赴刑场时,这块丹书铁券又何曾起过丝毫作用,就连《水浒》里家有“丹书铁券”的柴大官人最后也被小小的高唐州知府高廉屈打成招问成死罪。足见,“丹书铁券”这样的“免死牌”也并不是万能的护身符。

  • 今日热点
  • 一周排行

名人资料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