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坏男人网 > 热点资讯 >

抖音84岁网红包学冠是谁为什么火了 包老是传播孝文化正能量的清流

来源:小编整理2018-08-24 17:30作者:Mao

  许多人都说想红就上抖音吧,但在抖音上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,比如近日走红的这位84岁的老先生包学冠,他究竟是谁呢?在抖音上拍的都是些什么视频呢?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
  包学冠在抖音上的账号叫做:孝说人生,拍的视频可以说是一股传播孝文化、正能量的清流,不断在抖音上发布“孝文化”创意插画短视频,传递孝文化。这一举动获得了大量“抖友”的点赞和关注,网友赞叹是“特别的抖友”!84岁的老人竟然玩起了年轻人喜爱的APP,是什么让这位老先生在耄耋之年依然有一颗“爱抖”之心?今天,包学冠老人介绍了他的“抖音之旅”。

  包学冠个人资料

  包学冠是文成县周边家喻户晓的孝文化传承人,传播孝文化已有几十载。他所在的街头村,在他的带领下坚持传承发扬孝文化,现如今已是全国村镇学习的标杆。从一开始的一家一户讲孝行,到如今的千家万户践孝行,包学冠为了能把街头村优秀的孝行事迹传播出去,他不仅数十年如一日的撰写新闻稿、出版孝文化书籍,还获得过《温州日报》“十佳通讯员”的称号。包老先生把半辈子的精力都专注在传承孝文化上。

  “祖母九十没有牙,就买软物孝敬她。善待祖母二十年,邻里无不称赞她。”走进浙江文成县珊溪镇街头村文化礼堂,一首首出自老包笔下的“孝顺打油诗”在墙上跃然而现,鲜活地述说着二十五年来街头村评选出的孝顺事迹。

  或调解矛盾,或采写孝顺事迹,或组织评选孝顺子孙,在街头村,总能看到一名忙碌的老人,满头银发却精神抖擞,心中装载着一个“孝”字奔波于街头。他,就是大家口中的“包老师”,街头村孝文化的深耕者包学冠。

  包老做了一辈子老师。2007年,从教55年的包老彻底走出校园,开始担任街头村老年人协会副会长一职,当起了街头村的“老娘舅”。

  高龄的包老,和其他几位退休教师组建了一个讲师团,每周五下午在礼堂为老人们义务授课,内容涵盖时政、养生、人文历史等,听他们讲课已成为街头村老人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  “这个村里最忙的就是包老师了!”邻居王大婶说,除了吃饭睡觉,包老没多少时间是在家里过的。八年前,包老的老伴刘桂花中风,前后4次住院,至今还行动不便。对于老伴,心里有愧,但无悔:“我也想多留点时间在家里陪陪老伴,但自己岁数大了,时间不多了,能为村里多做一点是一点。”

  现在,村里文化礼堂的活动一年比一年多,村里的风气一年比一年好,老人们的日子也过得一年比一年滋润。包老觉得,自己的付出没有付之东流。

  曾获得荣誉:

  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、获县微型党课演讲比赛特别奖、评上市级劳模,温州市优秀志愿者、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、市百名慈善老人、获省首届“春蚕奖”、省“地税形象使者”,获“浙江人文大讲堂—我身边的感动”演讲优秀奖、获浙江省第二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

  包学冠的抖音之路

  包老说,如今他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难题——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接受孝文化的熏陶和传承?网络新媒体的出现,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许多挑战,包学冠知道,用当下热门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孝文化势在必行,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传播孝文化才最有效。但对于网络,包老并不了解,但他相信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做到。

  可84岁的包老,视力严重下降,更何况他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,何谈玩抖音呢?这位长辈便虚心求教村里的年轻人,戴上老花眼镜专心摸索网络和新媒体,村里的年轻人教他一次、两次、三次,从软件的下载安装、注册、发布等环节开始,其间的难度可想而知,在年轻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,而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,远不止常人的数倍。

  很多人劝他放弃,可坚持了几十年的信念从未动摇,包老经常说到,“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百善孝为先,如果大家都不重视孝文化的传承,一代代下去,我们民族的根本就会被动摇,传播孝文化是我毕生的信念。”

  于是,包老先生不断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,在文成县政府、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,包老找到专业人员把他的思想和做法付诸现实,用插画及视频的形式,展现自己对孝文化的理解,传递新时期的孝文化理念。同时,包老还结合当下的新二十四孝和街头村孝行,创作出生动深刻的孝文化内容,该系列短视频一上线就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。目前他已有7300多个粉丝,截止昨天下午5时,已发布了《银龄互助》、《陪父母看电影》、《陪父母旅行》等5期作品获赞共1.2万次,播放量共35万余次,其中《陪父母旅行》作品的播放量为14.3万余次。

  网友黄先森说:“太好了,给你一百个赞。”网友糯米家的宝贝说:“我看了8遍,很感动!”网友减肥的霹雳琪琪说:“无论多忙,真的应该要多陪陪父母。”网友慕晴说:“扎心了!国庆就带父母去旅游。”网友用说“现在不好好陪父母,多年后要后悔莫及!”包老先生说:将孝文化传递给大众尤其年轻一代,让孝文化的能量一代代的传承下去,是他最大的心愿,“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,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得到提升和发扬”。

  • 今日热点
  • 一周排行

名人资料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