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坏男人网 > 历史 >

外国入侵慈禧和八国联军各打了什么如意算盘?

来源:小编整理2016-11-22 12:03作者:黄日展

  议和早在计划之内

八国联军

  国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,包括女人的命运。但制造这场国难的元凶:那个高高在上的女人慈禧太后,则一直被钉在耻辱柱上。

  好些稍微知道这段历史且愤懑难平的朋友,都搞不懂在这件事上,慈禧前后犯了什么糊涂,一开始就像个请人跳大神的农村老太太,啥刀枪不入的鬼话都信,最后给打的没办法,又变成了倒驴不倒架的破落阔太太,咬牙赔笑的量中华物力结列强欢心。如此把国家闹的山河破碎的折返跑,实在是五千年中国史上难见的荒唐。以至于个别刻薄点的学者甚至怀疑,她老人家这时是不是老糊涂了?其实慈禧一点都不糊涂,从头至尾脑袋清楚的很。客观点评价,这场民族浩劫,她虽然是最大责任人,可要论起来,却也一肚子苦水。慈禧太后根本没有战胜八国联军的信心,她甚至知道与八国联军的这一战是必败无疑的。而她之所以坚持着一战,其根本在于她担心她的权利。而端郡王也恰好利用了她的这一弱点,才能够一次又一次的造谣成功,使自己在权利的斗争中不断胜出,使自己在拥有禁旅八旗(端郡王的王牌,禁旅八旗是北京城的卫戍部队,也正是如此,慈禧才不得不一而再,再而三的迁就于端郡王)的情况下,又成功了利用了义和团。

  而对这些传说中神功盖世的拳民,以许多近代亲历者笔记里记录的慈禧一句话,就足够表明她的态度:这些东西都是假的,可这些精壮的汉子是真的。

  慈禧对义和团的根本态度是否定的,我们应该承认,洋务运动是经过慈禧的同意之后才能够顺利进行的,这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已经见识过洋人厉害的老太后,是不相信刀枪剑戟能战胜洋人的。可是在洋人面前,面临着权利的安全问题,慈禧却又不得不铤而走险,于是抱着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原则,做了这个决定。

  对她个人权力来说,后果确实算轻,至少大权还在手,但对于国家来说,后果却极度严重,堪称一子错,满盘皆落锁。用错误去弥补错误,最终得到的也只能是更大的错误。慈禧的算盘自认为打的很好,包围东交民巷却善待里面的洋人,一旦在天津能够抵挡住八国联军,那么这些洋人就成为自己手里谈判的底牌,到时候把话说开了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。

  早在六月初义和团进北京之后,慈禧就已经密电李鸿章进京了。但李鸿章却心里明白,这个时候进京,不被端郡王迫害,就得被义和团杀死。所以李鸿章推掉了。在慈禧的御前会议做战争总动员的第二天,又一次命令李鸿章,袁世凯进京。

  7月3日,7月6日,慈禧两次催促李鸿章进京,李鸿章还是犹犹豫豫,没有任何表示。袁世凯比李鸿章还滑头,表示山东有可能会遭到八国联军的侵犯,所以不能离开山东。但局势却越来越紧张,随着八国联军杀掉了聂世成,天津卫即将沦陷,7月8日,慈禧下令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建北洋大臣迅速来京。这就是慈禧的纠结,已然下决心向世界宣战了,却还要把李鸿章召进京城,如此现代化的世界,慈禧太后还在耍自己的小心思。别说八国联军了,就连清朝人都知道,慈禧老人家其实就不想打,你在内心是主和的。慈禧的这一做法无疑坚定了洋人攻打北京城的决心,既然你没打就决定卖,那我不如先多捞一票,到时候还能抓满了筹码,多换些好价钱。

  作茧自缚,行文至此,笔者不禁想起最后一次御前会议,满朝文武面对着慈禧太后,竟无人能有一点建议,只是哭哭啼啼。光绪帝也只是呆呆的看着。风烛残年的老女人,面对着这样的局面,又能怎样呢?怪不得李鸿章会发出与妇女小孩共事的哀叹了。

  • 今日热点
  • 一周排行

名人资料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