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坏男人网 > 历史 >

反映伤感情怀 李商隐登乐游原极具哲理

来源:小编整理2017-05-08 16:47作者:林毅

  新闻阁历史事件栏目为您提供中国历史、历史故事、世界历史、历史人物、历史图片、考古发现、野史趣闻等一系列的历史相关内容。

  登乐游原 李商隐

  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”这广为传诵的佳句就是出自李商隐的名篇《登乐游原》。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赞颂黄昏时刻的的美丽草原风情,传达自己心中的感受,全诗语言通俗简洁明了,毫无刻意雕琢,节奏轻快鲜明,感叹深刻极具哲理。

李商隐 登乐游原

李商隐 登乐游原

  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写出了诗人外出登原的理由,是因为黄昏时刻暮色降临,自己的心情很不好,于是驱车上古原。然而诗歌的后面两句则是尽力感叹了落日晚霞的美景,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之下这个世界仿佛涂上了一层金色,只可惜美景不常留,已经接近黄昏了。且诗后面两句自古以来都脍炙人口,意蕴非凡,含有很高的美学以及哲学思想价值。

  乐游原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游览景点,即使在中晚唐的过渡时期也仍旧是京城百姓出行的好地方。由于此地地理位置较高方便众人观赏游览,因此文人雅士也常常在此吟诗作对抒发才意。乐游原地区留下的诗篇几乎有近百首佳作,向来被人所称道,然而李商隐就是其中一位。

  这首诗反映了李商隐自身的伤感情怀,他本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不愉快之意而驱车登原,结果看到了过于美丽的夕阳晚霞,于是心生感概作下此诗。李商隐的诗文向来晦涩难懂,然而此诗却语言简单如同白话文,丝毫不用注解,节奏韵律明快,且极具哲理性,是李商隐的诗中十分罕见且珍贵的。

 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

  众所周知,唐朝诗人辈出,而现今史料上可以查找的著名诗人大多出自于唐朝,毕竟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各代表当朝的一个文学发展方向,因此谈及诗歌、诗人则首推唐代。作为“小李杜”之一的著名诗人李商隐,其姓氏也不难与李唐盛世产生联想,而他也的确是唐代诗人,却无奈生在晚唐。

李商隐 塑像

李商隐 塑像

  事实上,李商隐与著名诗人李贺一样,还是唐氏宗亲,也就是大唐王朝的皇家亲属,他自己本人也在多部作品中提及此事,不过因为皇室宗室繁衍过快,且年代久远,早已不知还剩下几分唐氏血统,而且鲜有富贵,因此家境在晚唐时期也是一番落寞之态,他的这个皇室宗族身份也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利益。

  作为著名的晚唐诗人,李商隐与著名诗人杜牧齐名,一起被世人称之为“小李杜”,再加上诗人李贺,三人被合称为三李,另与诗人温庭筠也相交甚欢,被合称为“温李”。大概因为生不逢时而又怀才不遇,他一生在官场上不得志,却意外成就了他的文学造诣,李商隐生在晚唐,此时唐诗已成落魄之态,其发展态势已大不如前,更何况已经历了唐诗最为繁盛的登峰,难有造极。但李商隐却在如此大环境大背景下,将唐诗再次推向高峰,并自成自己的一个风格,其诗流传至今仍被传诵,也是有所慰藉。

  此外,李商隐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与抱负,他一心报效国家,但由于他所在的唐王朝处于日渐没落的时代,因此在他的很多诗歌中能读到对政治与统治者的强烈不满、愤恨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。

  李商隐的诗

  李商隐是唐朝少有的对于诗的意蕴美好有着极度追求的诗人,他擅长诗的创作,此外在骈文上的文学造诣也十分突出。他的诗构思独特新颖,风格别致绮丽,尤其是无题诗以及情诗的写作上,更是缠绵曲折、婉转动人,传颂至今。不过他的有些诗文略显得过于晦涩难解,因此有人感叹李商隐的诗这么美,只可惜没有注解难懂其情思。

李商隐 画像

李商隐 画像

  李商隐的诗歌传世的有六百余首,作为一个有着明显政治倾向以及抱负的积极分子,他的诗中直接触及政治题材的占了很大的比例,咏史诗具有极高的成就,既不是无病呻吟,也并非托古怀今,而是借历史经验来批议当下世事与统治者,将古今二者巧妙结合,创造了一种政治诗的特殊形式,加强了咏史诗的艺术感。

  他的爱情诗在中华古典诗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,而无题诗又是李商隐本人别具一格的创新,主要以男女情思为主题,很大一部分表达的是对妻子的深情,意境美好,感情婉转,辞藻华丽,节奏有致,读起来意味深长,触动人心。其中最突出的特色,要数他诗文中的朦胧感,读起来迷离却动人,得以传诵。

  李商隐的诗歌能够在当时诗人辈出的年代独树一帜,主要是因为其心思敏感,用情至深,开启了诗文创作的新风格与新艺术层面。其中他诗歌成就的最高峰要数近体诗,七言律绝尤为最佳,是继杜甫之后,唐七律史上的第二座丰碑。

  马嵬李商隐

  《马嵬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一组咏史诗作,共有两首,一首七绝,一首七律,均以唐玄宗与杨玉环二人为主人公,通过二人之间的故事而抒发情感,全诗饱含了对唐玄宗的深刻批判,其中诗名的“马嵬”是指杨玉环被赐缢死的地方。

杨玉环 马嵬

杨玉环 马嵬

  第一首的大致意思为:天下风云变幻,安禄山发动叛乱造反,逆贼们撼天动地地杀入长安城,而唐玄宗被逼无奈之下将自己最心爱的妃子处死,不久后连自己也随之郁郁而终。难道唐玄宗真的会认同杨玉环有叛国意图吗?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为何他的玉辂还要如此仓促地逃向马嵬这个地方呢?

  而第二首的大意为:传说中天下除了九州之外,还有九大州。只可惜想必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今生缘分已了,而来生是否能再续前缘,尚且没有人能够知道。人生的相守与离别,谁会知晓呢?遥想唐玄宗当年,暂且留住在马嵬,只能听见卫兵们晚间巡查的打梆声,再也回不到像宫中那样安枕高卧等待鸡鸣报晓的舒适日子了。当时他们还在皇宫中嘲笑牛郎织女二人一年只能相距一次,谁知如今六军停兵以逼唐玄宗处死爱妃,两人已成永绝,连牛郎织女也比不上了。如此想来,堂堂君王也不过如此,连自己心爱的女子都没能力保护,既然如此,还不如普通人家能与民妇相厮守。

  这是一首鲜明的政治讽刺诗,李商隐将矛头直至唐玄宗,认为他自己沉迷于女色最终导致国家倾覆,而且作为一代君王还不如普通的百姓能够留住自己心爱的妻子。

  柳 李商隐

  李商隐的《柳》是诗人在感伤自己已经年老之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作,用迟暮来喻指自己的晚年,在诗文中,李商隐纵观柳树今昔之间的衰败与茂盛之差,心生感叹,并以此自比身世,满是感怀。

柳 李商隐

柳 李商隐

  这首诗写在秋天,描写的是秋日时分的柳树,可是诗人却不从此刻的景象说起,而是先回忆其在春光明媚时节里的面貌,再依此转回到如今眼前的形象。李商隐在这首诗歌中句句不离柳,可全诗竟没有出现过一个“柳”的字眼;诗歌的每一句都是在颂物、在写景,却也句句都在写人、自己,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衰败枯稀的秋日柳树饱含悲叹之意。

  诗歌所写的是,曾经在春日里的柳树,春光明媚,春风盎然,百花盛放,灿烂夺目。然而士女们有如片片云朵一般,锦筵上红色的裙摆摇曳,绿色的舞袖纷飞,柳树翠绿的纸条也随着姑娘们一起飘荡舞动。然而在对于脑海中春光的描写之后,下面两句笔锋一转,回到了眼前反差强烈的真实景象。夕阳映在柳条上面,而秋日里的蝉伏在柳树上悲伤地鸣号,放眼望去,一派萧条、凄凉的场景。而李商隐在诗中所描写的如今与过去之间柳树的悬殊对比,正是诗人自己的生平写照。

  李商隐的这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加强反差,用拟人的手法将场面写得更加生动逼真。诗人以柳来自比,托借柳树的春荣秋败来感叹自己少时得志、迟暮失意的年华不再之悲。

  • 今日热点
  • 一周排行

名人资料

更多